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下文学 www.bxwxx.com,聊斋先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三山大王在聚义厅大摆筵席,一则庆贺除掉内奸,二则为蒲松龄和陈淑卿壮行。大家正喝得高兴,忽然接到急报,济世哈带兵十万围困青州,蒲将军请求火速派兵救援!

    大王闻报,哈哈大笑道:“来的好!我正要找清兵主力决战哩!可巧他就送上门来啦!”于是,传令留少数兵力守寨,亲率大军驰援青州。

    蒲松龄劝阻道:“且慢!大王先问清楚情况再作决定!”

    大王道:“还问什么?送情报的人是蒲将军的亲兵,不会有诈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深思熟虑地说:“大王误会了,我的意思是:济世哈既然重重围困了青州,如果单为夺取城池,决不会轻易放人出城求援。蒲将军要派人来大寨送信,必须精兵护送经过拼死冲杀方能突出重围,大王应该问问使者是怎么杀出重围的?”

    不等三山大王开口,送情报的人便说:“末将是乘中午围城清兵困倦时冲出来的。没费多大力气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道:“这么说,是清兵故意放你来大寨求援的。由此看来,济世哈用的是围城打援之计!其意图不仅仅是与义军争夺青州,意在把义军主力调离大寨,一举歼之。因此,大王行军路上,要特别警惕敌人伏兵!特别是潍河谷地,济世哈很可能在那里埋伏重兵,大王到达那里,一定先派人侦察,发现河水骤减,不可强渡,先派少量兵力诱出伏兵,然后对清兵实行反包围……青州解围后,不可与清兵决战,宜放弃孤城,收缩宾力,巩固后方,然后向南部山区发展。待人力物力足以与清兵抗衡或超过对方时,再与清兵决战……。”

    大王救援青州心切,无心再听下去。于是打断蒲松龄的话道:“先生说的是,本王牢记就是了。青州危急,兵贵神速!先生要走,恕不远送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,蒲松龄即刻告辞下山,夜里下了一场春雨,路边山坡上,果树鲜花怒放,放眼望去,仿佛落下一片色彩缤纷的彩霞。分得了土地、山林的人们,在自己的果园里和蝴蝶、蜜蜂一起劳动,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,他们用山歌声表达对义军的感激之情:

    层层梯田接蓝天,果树开花红艳艳。

    山歌唱得人心醉,丰收果实分外甜!

    蒲松龄无限感慨地叹了口气:“唉——!可惜!这样的好光景不长了!”

    陈淑卿道:“蒲兄的意思是义军此去凶多吉少?”

    “这是和尚头上虱子——明摆着的!有道是骄兵必败!而大王此刻何止骄傲,简直是利令智昏!济世哈明明是设下陷阱等着,而他却一意孤行,拽也拽不住他!只可怜文慧姐此番恐怕只好陪伴丈夫的灵柩回家了!——唉!不说这些丧气话啦!我们己经做到仁至义尽!连战胜敌人的作战方案都交待请楚了,大王听不进去,有什么办法呢?……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由他去吧!——游山玩水必须具备良好心态!”

    然而,向往中的崂山又在何处?在陆地?在大海中?还是在陆地与大海之间?‘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……楼阁玲珑五云起,其中绰约多仙子。’这是白乐天长恨歌中所描绘的海上仙山,现实的海上第一名山又是什么样子呢?

    他们按照大王指的方向,骑马南行,经莱西,过即墨,终于看到向往中的崂山,从大海边缘拔地而起,直插云霄!来到近前,一堵巨大的悬崖石壁挡住视线,上面赫然雕刻着六个醒目大字:《海上第一名山》。

    不见登山路在何方?只得沿石壁下前行。正走间,忽听吼声如雷!只见一挂耀眼飞流悬瀑自云端倾泻下来,顺溪流入大海。

    一个中年道士在溪边汲水,两人便过去问路:“请问道长!登山路在哪里?”

    道长一边往桶中舀水,随口回答:“路在脚下,何必问之。”当他灌满水桶,直起腰干看问路人时,突然惊喜地问:“施主可是蒲松龄先生?“

    蒲松龄道:“正是学生。千里迢迢来到这里,道长如何认得小人?”

    道长提醒道:“先生还记得当年闹贡院时,曾有人大喊:‘留仙快跑,官兵来也!’吗?那人就是我呀!”

    蒲松龄道:“记得!记得!这刻骨铭心之事,怎么会忘记呢!当时幸亏您及时提醒我,不然,落入赵贵显的魔掌啦!请问道长尊号如称呼?何方人士?为什么不继续读书求功名,出家在这山中修道呢?”

    道士道:“贫道法号山海,在上清宫俢行。当时就因为那一声喊,被抓捕入狱,蹲了一年大牢!从而看穿官场腐败,世态险恶!毅然放弃追求功名,循入清静世界。刚才先生问上山之路,其路多矣!不知先生先要游何处名胜?”

    “此山有多少处景点?”

    道长说:“崂山景观无处不在。就整体而观之,此山灵秀壮观绝伦!古谚曰:‘泰山自言高,不及东海崂。’你看此山从海平面拔地而起,直插云霄!的确比泰山雄伟壮观。试登绝顶,俯瞰海中诸岛,较‘一览众山小’更别有一番情趣。至于山中景点,更是包罗万象!具体说来,有一崂、二珠,九水,道观、禅寺不下百所。其中上下两清宫最负盛名。贫道就在上清宫修行。二位施主远道而来,请随贫道去道观喝杯清茶,然后贫道陪同二位游山如何?”

    蒲松龄大喜道:“太好啦!劳累道长了!“

    来到上清宫,只见院内奇花绚烂,佳木葱茏,更是一番风光。道长见蒲松龄对院中花木很感兴趣。笑道:“听说先生正在撰写聊斋,到处搜集妖鬼故事,这里就有段风流佳话……”

    “噢!什么风流佳话?”蒲松龄饶有兴趣地问,“说来听听!”

    道长道:“先生先随贫道观看一花一树留下的遗址。”说罢,引蒲松龄来到幢石碑前,只见上面镌刻着:“花仙香玉遗址”石碑阴面详细记载着:当年白牡丹高有一丈,枝繁叶茂,花大如盘,芳香四溢。人言曹州牡丹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