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下文学 www.bxwxx.com,聊斋先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蒲松龄挂好中轴,正站着独自欣赏,忽然听见门口有人唤狗。忙出屋门看时,原来是大壮把相依为命的‘雄狮’牵来了,正没地方拴哩。见蒲松龄出来,忙说:“三弟,快找个铁橛来砸在地上,拴住它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问:“哥!牵来雄狮谁给你看家?”

    大壮说“我家里有什么?有人偷老枣树上的沙袋?他扛得动吗?”一面拍着雄狮的脖子:“这家伙没待够我那穷家,一路上死拖硬拽才牵了来,一看不是它的家,死活不肯进门,给点好吃的哄住它。千万别让他挣开锁链跑了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知道雄狮异常凶猛,担心它伤人,劝大壮再牵回去。大壮说:“别看牠样子凶猛,对主人却很温驯,也非常听话。对进来的生人,分辨力极强!客人朋友来了只报信息,不会无故伤人。晚间关门后放开它,狐狸、狼绝对不敢进来。是吗?雄狮!”他轻轻拍拍雄狮的脖子,然后指着院落说;“这就是你的新家。又舒适又整洁。”又指着畏而远之的蒲松龄夫妇说:“这两个是你新主人!又勤劳、又善良。放心吧!跟着他们,保险顿顿吃饱饭!”见雄狮友善地摇尾巴,表示黙认。于是,招呼蒲松龄夫妇近前与雄狮相互认识。亲近一下……

    蒲松龄夫妇相视一笑,跃跃欲试,却始终不敢靠近雄狮。

    大壮发急道:“过来呀!只要你们真心善待它,它绝不会伤害你们。”又说:“狗是忠臣,从不嫌主人家穷。一旦认可你们,打不走,饿不跑。猫就不行,作了恶,连句高话也受不了,还得天天吃好东西,饭时不好,一去不回头!”

    文秀想出个交好雄狮的办法,回屋拿来煎饼,一撕为二,给丈夫一半,说:“给雄狮点见面礼物,它就认可我们啦!”

    蒲松龄这才慢僈走近雄狮,小心翼翼地把煎饼触到它嘴边。雄狮用鼻子闻闻,然后,咬住放在地上,用两只前瓜摁住,摇着尾巴吃起来。

    蒲大壮高兴地一拍膝盖:“好了!承认新主人啦!”说完,转身要走。

    蒲松龄一把拉住道;“屋里坐坐,兄弟有话问你。”

    蒲大壮只得跟着族弟进屋坐下,文秀忙把烟簸箩推给他,然后提壶倒水……

    蒲松龄对文秀说;“坐下!我问你点事,前天和大壮哥去相亲的事怎么样啦?”

    文秀气愤地说:“大壮哥没说上两句话,俺叔就下了逐客令!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二叔一心要给文慧姐找个文质彬彬的‘秀才’,大壮哥一进门,他就满口之乎者也问这问那,大壮哥没念书,哪里回答得上,所以,屁股没挨板櫈,就被赶出家门!”

    蒲松龄顿足道:“这都怨我,明知道那老酸子有这么个择婿标准,事先没教大壮哥几句文言话,若是让大壮哥换身整齐衣裳,再学会说几句文言话,这桩婚事准成。”

    “不一定吧?”文秀摇头质疑。

    “兵法云:‘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’,我们先分析一下二叔其人、及其家庭状:他从穿着开裆裤就读经书,一心想科举成名。不料事与愿违,一辈子连个秀才也没考上。如今年过半百,黄土埋到脖子了,仍不死心,终年足不出户,闭门谢客,一天到晚窝在他的小书斋里,白首穷经!几亩地全靠二婶母女耕种。两个小脚女人种几亩地谈何容易!受苦受累,到头来落个荒种薄收,日子越过越穷。为这,二婶不止一次和他打嘴仗。劝他降低标准,不管是不是读书人,只要身强力壮,能帮她们母女把地种好就行,不然,找个和你一样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的穷酸,日子只会雪上加霜!可二叔就是不听,说什么他这辈子没考上秀才,又没个儿子继承志向,不使刘家门庭断了书香?因此,非找个秀才女婿不可。而二婶和文慧姐则考虑现实利益,对魁伟健壮的大壮哥,一定称心如意。这样,‘八’字就有一撇了。至于二叔这一关,要过也不难,眼下他对‘秀才’这个字眼十份痴迷。人的精神一旦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,最容易上当受骗。我们就利用他这一弱点,让大壮哥穿上我的衣裳,假扮秀才模样,再学会几句‘之乎者也’客套话,管保他会痛痛快快地答应这桩亲事。”

    文秀摇头说:“不行,二叔已经见过大壮哥,而且知道他没文化了,再打扮也会被认出来的。再说大壮哥从小没读书,土话说惯了嘴,文言话一时半耍也学不会。万一结结巴巴,所答非所问,岂不成了东施效颦,弄巧成拙!”

    大壮头摇的拨浪鼓似的:“不行!不行!俺已经丢过一次人了,再去还不是扒着眼皮照镜子——自找难看。咱就是个老粗庄稼坯子,有人愿跟,就娶,没人跟,打一辈子光棍!”

    “快光棍半辈子了,还拉硬屎!”蒲松龄在大壮厚实的肩膀上拍了一掌:“我现在就教你几句文言话,只要你学会说了,明日,我带你去走一趟,保证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!——不过,你今晚回去必须烧锅热水,从头到脚彻底洗个澡,然后去理发店,头发、胡须一扫光!明早过来,让你弟妹化妆打扮一下。还有,既然人改头换面了,称谓也得改一下,昨天你是以蒲大壮的名份去相亲,这回不叫‘大壮’了。”

    “叫什么?”

    “蒲二壮。一进门,刘敬斋一看是你,一定问:“如何又是汝?”你就回答:“老人家,您误会了,上次来者乃吾兄也,吾与兄长乃孪生兄弟,不仅体态、容貌一般无二。且言语声音亦相似,不用说外人看似一人,就是父母亦难辨其昆仲也。他听你这么说,他一定确信无疑,下一步必然会问:汝‘台甫’如河称呼?你就告诉他:吾名二壮,字仲力’。问了你名字之后,接下来他一定会问:‘某与汝素昧平生,非亲非故,来吾家何干?’你就说;晚生耳闻老人家令爱待字闺中,欲攀龙附凤,缔结百年之好耳,望老人家不惜金玉以适顽石,成全其美事!”

    大壮说:“好吧,你教一句,我学一句。学会了,咱就去试试,学不会,打一辈子光棍。“

    蒲松龄鼓励他: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只要认真学没有学不会的。”

    于是两人一边干活,一边教学,起初有些结结巴巴,阴阳怪气,然而,一遍生,两遍熟,渐渐口舌都听使唤了,苦练了一下午,真学会了不少文言话。。

    蒲松龄高兴地说:“行!今晚吃了饭,就回家洗澡、刮胡子、刷牙、剪指甲,邋遢习气一概去掉,明日一早过来,让弟媳帮你穿衣戴帽,改头换面,我领你去二次相亲!”

    大壮当晚回家洗了澡,清早进城剃头、刮脸。自以为万事俱备,可进门还是被文秀找出了毛病:原来他没刷牙,进门一说话,文秀就闻到满口臭味。忙拿出蒲松龄的牙刷牙粉他让他刷了牙。然后把丈夫那件深灰色府绸长衫、古铜色贡呢马褂和青缎瓜皮帽取出来,把大壮打扮得衣冠楚楚,袍帽整洁。让大壮立正站着,上下打量了一下,发现衣服长短正好,只是太瘦,紧巴巴捆在身上,不但影响观瞻,而且把人捆缚得很不舒服,只好叫大壮把破烂内衣都脱掉,直接穿上蒲松龄秀才衣冠,并嘱咐:他尽量把精神放轻松些……

    为了门面,让大壮借头驴骑上,并将珍藏的两瓶好酒让大壮带上,讨好老丈人。

    来到大刘庄,蒲松龄先去岳丈家,让老人利用在家族中的威望,在二叔面前多进美言。然后领着大壮,二次登门相亲。

    丈母婶一看来的还是那个黑大汉,心中既高兴又担心,高兴的是没想到老头子轰走的健壮男儿又登门庭,却又担心固执己见的倔老头子再次把意中人轰出去,不但让女儿永远失去这份良缘,而且不忍看到这位堂堂正正、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度难堪。来到二门外的小书斋,把摇头晃脑,沉醉于吟哦经卷老头子唤醒过来。告诉他,这回是留仙领来相亲的。要他‘不看僧面看佛面’不要让侄女婿高兴而来,扫兴而去……

    刘敬斋听说蒲松龄领来个相亲的,十分高兴。在他们刘氏家族诸多女婿中,只有蒲松龄中他的意。他虽然年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,可才学却在自己之上!年轻轻不但考上了秀才,而且成绩十分优秀,深得主考大人的器重。而蒲松龄对这位叔丈人孜孜不倦追求前程的精神也很敬佩,所以两人见面,说话十分投机。

    他认为蒲松龄知道他的择婿标准,领上门来的一定是个读书人。急忙掩卷整衣相迎,可一眼认出还是前天侄女领来的那个‘庄稼土孙’时,勃然大怒,呵斥道:“汝非前日来者乎?”

    大壮恭恭敬敬的回答:“老伯误认矣。上次来者乃吾兄也。”

    刘敬斋道:“昆仲相貌、年庚奈何如此相似耶?”

    “吾与兄长乃孪生,不但相貌一般无二,且音容笑貌亦极相似,连生身父母尚难辨其昆仲,何况外人耶?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!”刘敬斋口气缓和下来:“汝台甫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晚生名二壮,字仲力。”

    “吾与汝素昧平生,来此何干?”

    大壮不亢不卑,彬彬有礼:“晚生耳闻老伯令爱待字闺中,今欲攀龙附凤,缔结百年之好耳,望老伯不吝珠玉以适顽石,成全其美事!晚生当不胜感激之至矣!”

    “相公青春几何?”

    “虚度三十二个春秋。”

    “偌大年纪,为何尚未娶妻耶?”

    “回老伯话:晚生自幼丧父,兄弟二人靠老母纺织养大,晚生又致力于读书,虽种农桑,然田少人多,入不敷出,穷困潦倒。无人肯嫁耳。”说罢犹自唏嘘慨叹,羞愧之色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刘敬斋为之动容,十分同情地宽慰他:“君子固穷哉!然有志者事竟成,贤契眼下是何功名?”

    “区区生员。”

    “岂止生员,还食饩耳。”蒲松龄急忙为他补充:“祖兄因家境贫寒,中途几度辍学,所以年过而立,方才釆芹也。”

    “不晚不晚。”刘敬斋极口称赞:“胜老夫多矣!有道是:大器晚成,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,后来成北宋著名学者,梁灏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呢,汝还须继续努力读书,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也!”

    蒲松龄听话音,知道叔丈人已经喜欢上大壮,这门亲事,心中已经答应下来。可是,大壮文言话语学得有限,再说下去,难免江郎才尽,一旦现出原形,就会功亏一篑。于是,见好就收。见婶丈母娘提壶进来冲茶,便说:“婶子,听文秀说,你家高粱还没种上,清明高粱谷雨谷,季节不饶人,趁二壮哥在这里,快种上吧!”

    这话正中婶丈母娘下怀,她为这事发愁多日,只因为老头子一心读书,对地里家里的事不闻不问,她们母女脚小体弱,抬不动耧斗,不用说耩地了。看见人家一地青苗,心里干着急!前天,文秀领大壮来相亲,母女俩一见大壮人高马大,十分喜欢!心想:这下母女俩有救星了,不料‘才’迷心窍的老头子,一心喜欢像他那样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的读书人,一见面就话不投机,把人家赶出门去!为这事,老两口打了半宿嘴仗,最后,还是老头子一言定鼎:“吾女非秀才不嫁!”照此标准择婿,女儿的亲事还是遥遥无期,母女俩的罪还不知要受到猴年马月呢!

    正当老太太愁得卧病在床,绝望叹息的时候,忽听有人叫门,女儿前去开门回来,一脸喜色,悄悄告诉她:“娘,妹夫又领您喜欢的大汉来了!”

    老太太像吃了灵丹妙药,一轱辘下了床。她知道蒲才子既然领大汉二次登门,就一定能降服倔老头子,乖乖地把亲事答应下来。心中一喜,食指去女儿眉心一点:“不害臊!我喜欢的大汉?一个能担山填海的男人!你不喜欢?”

    侄女婿要和大壮去耩地,知道老头子已经答应了亲事,欢喜的不得了!忙说:“慌啥?贵客头一回登门,咋能让人家去下地干活呢?今日啥也不干,我去炒菜,让你们爷仨欢欢喜喜的喝两盅!”

    蒲松龄忙向她使眼色:“不,我们来的路上见人家都剜苗了,您地还没种上。人误地一时,地误人一年。还是早一天种上好。再说啦,文慧姐的亲事一旦成了,大壮哥就是您女婿啦,别人一个女婿半拉儿,可您这女婿却能顶俩儿还多哩。他出力干活惯了,闲着不得劲!趁天还早,快去耩吧!——那块地有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三亩。”

    “甭说三亩,凭大壮哥的力气,五亩播完误不了喝酒!您快去找耩子来,我们立刻就去!”

    “不行!”刘敬斋脸色一变,拔出嘴里的烟袋杆,在硬鞋底上磕着:“耩地耩地,你们就知道干没出息的下贱事!樊须哉,小人也!”

    婶母生气的白他一眼:“好!好!好!你是君子,不食人间烟火,喝风咽沫就能活!可我们小人一顿不吃饿得慌。松龄啊,既然你们一定要去耩,耩子我们家有,竖在南敞棚西山墙上,我去借头牲口……”

    大壮忙说:“不用牲口,我拉得动!”

    二婶惊喜地望着大壮:“双腿的,你能拉动?”

    蒲松龄笑道:“三腿也拉得动,二壮哥力气比牛还大哩!您老不知道,有一次,巧二叔赶着车往地里拉粪回来,路上两只狗打仗,牲口惊了,拉着空车狂奔起来,吓的巧二叔在车上没命的呼叫!二壮哥闻声赶来,抓住大车后撑往回拖了好几步,那牛拽不过他,只好停住。”

    婶丈母娘惊得张大了嘴巴,半天没合上:“若真是这样,俺家这几亩地再也不愁种了!”

    刘敬斋气呼呼地说:“种什么地?我这就卖了。”

    老伴冷笑道:“卖了地,不种庄稼,咱一家人喝西北风!”

    刘敬斋摇头晃脑,振振有词:“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”

    老伴反唇相讥:“盐要加,油也要加,庄稼人过日子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,全靠粮食换!没了地。我们母女出去要饭,闪下你在家里吃书拉纸,看能活几天?松龄,甭搭理他!文慧,种子在小北屋西南角小瓮里,拿布袋装上,咱们耩地去!”

    “哎!”文慧答应一声去了。

    蒲松龄领大壮到南敞棚一看,西山墙上果然竖着把双腿耩子,由于多时不用,两只种尖锈迹斑斑,耩斗里撤满蜘蛛网,到处覆盖着厚厚的尘土……。

    蒲松龄见状,忙转身去找扫箒。

    大壮上前抓住耧杆就要扛,被蒲松龄一把扯住,嗔喝道:“别弄脏了衣裳,我去找个笤帚扫扫尘土再扛。”

    大壮这才意识到身上穿着体面的‘秀才’服装。忙拍怕手上的尘土,脱下苌衫来交给来送扫箒的丈母娘。

    丈母娘把衣杉抱在怀里,像抱着个金娃娃,喜滋滋地看着大壮,心里夸他:看着鲁莾,却挺爱干净哩!。

    蒲松龄怕他露出破绽,悄悄警告道:“没脏没净,哪像读书人的样子!”

    大壮恍然大悟,懊悔一时冲动忘了今天的‘身份’。嘿嘿笑着挠了挠头皮,接过丈母娘递过来的笤箒,扫净耧斗上的尘土,蒲松龄忙过去要和他抬,却被他轻轻推开,一个人扛起来出了敞棚。

    文慧背着种子来到前院,见大壮扛着耩子过来,莞尔一笑,前头带路出了大门。

    大壮迈开大步,紧跟文彗身后,看着她娇小、秀气的身姿,心中热乎乎的。觉得浑身是劲,大脚板震得大街两边墙壁咚咚作响!

    ‘老闺女’文慧招亲的喜讯很快传遍大刘庄,人们纷纷簇拥在大街上争看新女婿。娇小、瘦弱的文慧和铁塔似的大汉从他们面前走过时,人人惊骇,个个纳罕。

    “老酸不是一心给闺女找个文秀才吗?,怎么招来个莾大汉呢?”

    “谁给她介绍的?”

    “媒人在后头跟着嘛!”

    “蒲松龄!他可真会对付老酸,老酸要给女儿找个白衣秀士,他偏偏领来个黑旋风李逵,看这人的架式,肯定拿着笔杆当大梁,捏着大梁当灯草!”

    “别瞎扯,这话传到老酸耳朵里,这门亲事就吹了?他家就得找个身强力壮的女婿,不然,两个小脚女人的罪受到啥时候?”

    “蒲留仙就是看透了这一点,才给他物色了这么个人物来,这叫因人制宜,他家那片地种不上,酸婶愁得没法,这人来了,不晌午就能耩完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没见牵牛来?”

    “一定是人拉,牛也没这汉子力气大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人力气再大也拉不动双腿耩子。”

    “走,跟着瞧瞧去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故意放慢脚步拉开距离,让初次见面的小两口说说悄悄话,因见二婶也跟着出门来,就在路旁等她一块走。

    “留仙,这两个人在一块行吗?”二婶叹口气,忧心忡忡“我看不行,一个五大三粗,险道神似的,一个娇小瘦弱,多不般配!“

    蒲松龄心里明白:“婶丈母娘担心女儿身体痩小,婚后生活负担承受不了。”于是开导她说:“男女身体悬殊是正常现象,至于文慧姐的病,我看是为婚姻问题闷闷不乐,精神抑郁所致,婚姻问题解决了,心情舒畅,自然会好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担心二壮粗鲁暴躁,夫妻间磕磕碰碰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会的,二壮哥的性格我知道:他是金刚模样,菩萨心肠。对坏人疾恶如仇,与好人相处热情又懂礼貌,特别是对女人,彬彬有礼,有疼有热!你看两个人并肩走着,啦得多热乎……二婶,别怪我说话没正经,您跟二叔过了大半辈子,有这么一刻吗!”

    二婶红了老脸,啐道:“去去!又该掌嘴了!”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乐得不得了:“这我就放心了,你们去吧,我回家做饭去。”

    蒲松龄笑道:“三亩地,一会儿就会耩完。”见二婶满脸堆笑,又调皮地眨眨眼,小声道:“可炖上两只老母鸡呀。”

    二婶扑哧笑出声来,啐道:“就你嘴馋!”

    “不是我嘴馋,您老不知道,俺这位二哥食量大的惊人,一只老母鸡不够塞牙缝的。”

    “油嘴滑舌!”二婶笑嘻嘻回转身,颠着小脚走了。

    见文慧背着种粮袋子走路费劲,大壮紧赶几步追上.关切地说:“把种粮袋子给我吧。”

    文慧没回头,说:“耩子就够沉了,还是我背着吧!”

    大壮不容分说,伸手一把抓过袋子道:“你只带路就行。”

    文慧抱歉地笑笑,只得放了手:“那就便宜你一个人了。”

    来到地头上,大壮放下耧斗,回头朝蒲松龄笑道:“三兄弟,没别人,只好劳累你扶耧了。”说罢,把一根胳膊粗的辫子往脖子上一缠,骂道:“娘的,啥时候把牛尾巴割了利索!”说罢抓起套绳往肩膀上一搭,回头看看蒲松龄已经倒上种子,准备就绪,于是,双手抓住耧杆,‘嗨!’了一声,拽起耩子就走。

    可是,没走几步,忽听有人大喊:“停下!”

    原来,地头上看热闹的人群中。有位扶耧高手发现了问题;耩地的两个人操作很不协调,拉耩子的力大走得快,扶耧的不但体弱不跟溜,而且根本不是扶耧的把式!一起步就手忙脚乱,这样耩出来的不仅垅蚯蚓找它娘似的,弯弯曲曲不好看,而且,一步深一步浅,苗怎能出得均匀?于是自告奋勇接过耧把。

    孰料,这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与蒲大壮也不配套,没耩上一个来回,被拽的浑身冒汗、气喘吁吁,一个劲的招呼:“兄弟走慢点。我招架不住了!”

    大壮只得放慢脚步,由着扶耧手的性子,然而,三亩地耩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