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下文学 www.bxwxx.com,复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的神色间毫不半分欢愉,显得有些心事重重。在收到的黑木盒子中,有新谏官郑起呈上的黑木奏折,郑起在奏折上说了两年事情,一是报告永济渠发现石碑之事,另一件是指出杨光义在禁军中威信太高,人望太高,实非国家之福,若继续发展下去,等到功高震主地时候就不好收拾,为了顾全君臣之谊,最好是早日将其调出大梁城。看到这份黑木奏折之后,林荣一直在翻来覆去的思考郑起的建议。

    郑起和杨光义同为澶州旧人,只是两人向来不和,郑起上这份奏折,也冒着成为小人的风险。所以,林荣相信郑起所说皆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,而非落井下石之举。

    侯云策看林荣脸色有些苍白,眼圈发黑,想是昼夜阅奏折所至,就道:“陛下身系江山社稷,不能过于操劳,要多多保重龙体。”

    林荣神色有些暗淡,“幽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据。中原其实已无险可依,契丹军随时南下中原,想到这里朕心里就总是不踏实。大雪马上将至,河水也要封冻,北征只有等到明年三月河水解冻以后,这样一来就要等待整整四个月,朕恨不得明天就发兵北上。”说到这,林荣又问道:“水师是否操练精熟?”

    侯云策早就盯上了水军。只是一直没有合适地机会让郭炯来执掌水军,此时永济渠石碑已经现身,也到了重组水军的时候,道:“水师在杨都指挥使的日夜督促之下,已训练得颇为精熟,不过,臣觉得北伐水师只有二千人,人数实在太少。即使达到了快速突袭的战术目地,也很难迅速扩大战果。臣建议应该大力加强水军力量,水军规模如果能够达到一万人到一万五千人,则突袭的效果更佳。”

    林荣听了建议。反而微微一笑道:“侯郎一直在西北作战,估计并不熟悉水战,水师训练颇费时间,从选人到训练精熟,三个多月的时间还不够,大林最精税的水师集中在长江之上,而长江水师要遏制南唐,不能大量南调。仓促之间,根本不能训练出一万多人的水军。”

    侯云策连忙解释道:“契丹人长于弓马,水战却是外行,大林水师北上之后,在水中并没有敌手,水战是打不起来的,决定胜负还是靠马步军。另外,水师过了益津关以后。玄蛟战船就无法北上。只能上岸从陆路到瓦桥关,这次出动水师北上主要是利用水道快捷地运送兵力。用以出其不意地向契丹军进攻,所以,北伐水师和长江水师不一样,他既是一支水师,又是一支马步军,训练则要稍稍容易一些。”

    林荣也是久经沙场地将军,想了一会,点头道:“此言甚为有理。”

    侯云策注意观察林荣脸色,见其始终有些心神不定,便出言试探道:“转眼就到明年春天,不若先派一员威望高的战将,率禁军一部到德州,作为北伐军先锋。”

    其实殿前司张永德在去年已经率领一部人马北上了,侯云策故意说出这个话题,暗示把杨光义派到德州。

    林荣侧脸看了侯云策一眼,未置可否,随后站起身来,道:“这里太闷了,我们到园中走走。”

    侯云策跟在林荣身后,两人默不作声地走出大殿,在园中漫无目的地走动。走了一会,林荣突然停下脚步,对侯云策道:“让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回到大梁,由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光义接替张永德住扎在沧州,杨郎能征善战,多次充当大军先锋,这次北伐,先锋官之位非他莫属。”

    又道:“从殿前司和侍卫司各抽调五千军士,从长江水师抽调二千水师,组建汴河水军,全军一万二千人,以铁骑四厢都指挥使石守信为水军都指挥使,枢密院承旨时英为水军副都指挥使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一阵强劲的北风吹来,落叶乱飞。

    林荣衣服被风吹得呼呼直响,这一阵风,似乎也吹去了一些抑郁,他长吟道: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”林荣所吟的是曹操的《步出夏门行》,铿锵跌宕,气魄雄壮,隐隐又带有悲凉慷慨之意。

    侯云策心中一惊:此时大林朝如日中升,林荣本应雄姿英气、指点江山、激扬文字,为何突然想起吟诵此诗,此诗虽然气势雄浑,却颇有些伤感沉郁之情。

    侯云策回到中书门下之时,呆呆地坐了半响:自已来到大梁之后,一直以杨光义为假想敌,谁知这位敌人竟然如此轻易地被调出了大梁城,掌握不了禁军,杨光义也就失去争夺天下的资本。但是,侯云策原本想以郭炯为水军统帅的目地却也没有达到。

    十一月六日,正式下诏:以忠武军节度使、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光义为横海节度使,加检校太尉;以翰林学士承旨、尚书兵部侍郎陶穀为尚书吏部侍郎;诏升湖州为节镇。以宣德军为军额,以湖州刺史钱偡为本州节度使;以铁骑四厢都指挥使石守信为水军都指挥使。

    林荣称帝之后,为了改变武人割据地问题,频繁调动节度使,因此,节度使互调成为平常之事,这一次调动和无数次调动一样平常。

    杨光义离开大梁之时,北风仍然在大街小巷穿行。日月星辰仍然悬挂在天空,没有人感到任何异常,在那一天夜晚,侯云策无意抬头望了望黑得让人心酸的天空,忽见一颗流星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十一月中旬,天气已经颇为寒冷,河水已如刀子一般割人,永济渠的疏通工作也就难以进行,十一月十五日,定为全线停工地日期。

    侯云策来到了大林朝以后,为了复国,一直把杨光义视为最大的对手。失去了杨光义这个对手,侯云策倒有些兴味索然,做事也提不起精神。

    十四日夜,侯云策从中书门下回来之后,就泡在木桶里,躲在袅袅的热气里想着心事,赵英新买了两个贴身使女,一个为侯云策洗头揉肩膀,一个给他全身按摩。

    师高月明之事,侯云策也是回到大梁一个多月以后,才透露给赵英,赵英虽说没有表现出怒气,心中却难免酸溜溜的。

    不过,大林朝风气如此,哪一个高官身边都是无数的女子,特别是身强力壮的节度使们,往往都有七八个小妾,赵英父亲魏王赵辉,在五十岁时,还接连纳了四房小妾,身体也算得上极好。一些知书达礼的朝堂官员,满嘴仁义道德,在家中也养了不少舞姬,这些舞姬其实也专为主人娱乐所用。

    侯云策不过一妻二妾,已算是很另类了。得知师高月明之事以后,赵英也就动上了脑筋,既然不能阻止猫吃荤腥,不如大大方方在家里准备一些鱼儿,免得在外面带回来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大鱼,比如住在灵州的师高月明据说就是党项颇超族族长的女儿,这种身份的女子,才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鱼儿。

    为此,赵英特意留心温顺且长得又乖巧地年轻美貌女子,赵家六妹现在已成为赵贵妃,知道姐姐地心思后,就在侍侯自己地宫女中,挑选了两个中意的贴身宫女送给赵英作为贴身使女。这两个使女,和春兰秋菊一样,都没有姓,一个就叫做小梅,一个叫做小柳,都是典型使女名字。

    赵英把这两个使女弄回主院之时,侯云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两名垂首低头的小女子,然后把赵英拉回房间,道:“小英,你弄两个模样俊俏的女子在主院里,岂不是存心来勾引我,你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赵英笑道:“这是六妹送给我的贴身使女,是六妹身边一等一的宫女,侍候郎君料来不错。”

    这两个小女子确实漂亮,侯云策也算阅女无数,看到这两个女子也是眼前一亮,正因为这两个女子模样并不逊色于赵英,侯云策完全明白赵英的心思,也不会故作柳下惠。

    小梅、小柳在赵英有意无意的教唆之下,在内院之时一般穿着大武晚时的宫装,这是一种“粉胸半掩疑暗雪”的服装,惹得侯云策常常看花眼,好在侯云策已经过了急吼吼挺枪就上的年龄,并没有随意就范。

    此时,两个穿着一层轻纱的女子不停地在木桶过忙碌。小梅或轻或重地捶打着侯云策地双肩,小柳则站在木桶里,细心地为侯云策揉搓着。侯云策半眯着眼睛,全身放松,享受服务。

    等到侯云策走出主院之时,孟殊已经等候多时。

    “什么?又出现了一块石碑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,在永济渠的贝州段,挖出了一块石碑,上面有‘点检作天子’五个字。”

    第一块是石碑是飞鹰堂所为,第二块石碑却另有其人,侯云策手扶下巴,皱着眉目,看着同样迷惑不解的孟殊。

    (第二百四十二章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